考研调剂过程中真的能够“捡漏”吗?
我想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最近刷到很多机构老师在分享一些院校的调剂信息,另外就是研究生考试的初试成绩没剩多久就要公布了。这个时候想必同学们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了这方面,担心自己能不能过线,担心自己初试分数低会被刷掉,担心自己犹豫不决就会失去调剂的先机等等,所以当有些机构老师分享所谓的“捡漏”机会的时候,大家的心又一次按耐不住了。
我们先说说“捡漏”,顾名思义就是,你在考研中“四两拨千斤”,你考了一个不太高的分生,被一志愿院校刷掉,然后调剂去了一所还很不错的学校,如果专业也很好,那就是“捡漏”。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高考中,因为有些高分考生担心不能被目标较高的院校录取而降低标准投报层次较低一些的学校,导致有些层次较高的学校在招生中出现分数断档,本来平均录取分数在600分,而因为报考的考生少,刚刚过一本线的报考考生也被录取了。我们经常感叹这种考生运气好,称他“捡了大漏”。
那么在考研中是否也是如此呢?有漏可捡,也就意味着有些潜规则的东西存在。
大家应该先搞清楚调剂的规则,最起码你要达到能够调剂的条件才行,如果你没过线,那就别想了;如果你没过a区的线,那就老老实实挑b区能去的学校;如果你的本科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不够突出,那就找一个目标与能力相匹配的学校调剂。诸如此类,大家应该先自己搞清楚。
其实所谓的“漏”和实力和能力是挂钩的。
我们之所以叫“漏”,就说明这所学校很不错,这个专业也还说得过去。既然如此,它为什么没有招够学生呢?原因或许有三个:
第一,大家都不敢报,这种概率很小。
第二,一些保研的“鸽”了导师,因此空出了一些名额。
第三,专硕有时候的统招名额会比最终录取的名额少,因此需要进行调剂补录。
即便是以上三种情况所导致名校有调剂名额,但一般名额也不会多。面对初试考生四五百万的基数,同学们觉得选择权和主动权在谁的手里?当然是人家学校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实力和能力。
所谓的实力,我们不否认有些学生可能情商比较高,他们就能得到学校以及导师的认可,所以说,人家就能“捡漏”。
所谓能力,也就是比“出身”。比如一所211院校招调剂,人家肯定更青睐学生的本科院校至少要比自己强一些,有时候人家会明确说“要优质生源”。以及你自己的校园经历,别的考生或许专业相关的大赛参加了很多,奖杯也有不少。而你只有所谓的家教兼职、公园发传单经历,你觉得学校会选谁?这个时候你是会抱怨学校的不公,还是会后悔自己曾经“碌碌无为”呢?
综上,笔者想说,调剂是有漏可捡的,但随着信息公开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捡漏也需要有实力和能力。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一些不错的学校在放出调剂名额后,并不会公开在学校亚博app国际下载官网上,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能够把你的成绩和简历送到负责招生的老师面前,这样你才有机会。否则你都不知道有调剂这回事。而且像这种学校,调剂信息一般发布比较早,自己的调剂系统开得也早,真正调剂的时候人家就开几个小时。没等你反应过来就结束了,说白了,人家早就选好了人,就等打开系统填写信息了。
所以说,如果你实力和能力都还不错,而且你还确定自己大概率要调剂,那么最近你就应该多收集院校的调剂信息,须知先下手为强!
文字有温度,笔者有态度。大家好,我是研9生,喜欢我的内容就点个【关注】吧 ,定期为大家分享考研择校、备考经验等干货、分析教育热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亚博电竞手机版-亚博app国际下载 » 考研调剂过程中真的能够“捡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