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行舟向前,在另一条航道|校园
从明德新闻楼走到明德法学楼,可以选择从明德广场绕行,也可以选择从连廊直接穿行。但无论以何种方式,两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
从本科的新闻专业到硕士的法学专业,2018级新闻学院的妤沁所经历的却是数百个日夜、五百页专业书和一次蜕变。
考研,一个本就凝聚着汗水与泪水、喜悦与心酸的词汇,当被加上了“跨专业”这个前缀后,其中的故事与情感,也就更加复杂。
重新出发,也是从心出发
妤沁决定跨专业考研是在大三的下学期,大部分同学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她徘徊了一段时间,在考公和考研之间最后决定考研。尽管本科在新闻学院就读,但开始备考后妤沁认为自己对于本专业并没有很强的深造欲望,本专业的复习资料对她而言也有比较大的难度。重新选择目标专业,法学吸引了她。一方面,本科阶段学习过的法学公共课让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法学课程的兴趣也让她有信心能学会,学懂。
已有的同类课程学习成为了妤沁在跨考时的有力辅助手段,同样跨考法学专业,对于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日语专业的嘉琦而言,学科跨度上的挑战则更大。她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自己的本专业和跨考专业。“光是为了找到这个专业学的具体内容,还有考研要学的那些书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规划一个自己完全没有了解的专业的学习计划了。”嘉琦说。
诀子决定跨考时发的微博
法学的领域,有人为了进入而不断努力,有人则在深思熟虑后选择离开。2019级法学院的诀子在高考时为了不浪费自己的分数,选择了在人大一众专业中录取分数排名前列的法学院。入学后,她还进入了实验班,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愈发感觉到自己对于这一专业并不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碍。“上课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讲的东西我不是很感兴趣。经常感到迷惑,我也觉得自己很难学好它。”
大三下学期,诀子参与了社会与人口学院发起的朋辈互助小组,在活动过程中,她接触到了两位在社会工作专业读研的师姐。诀子第一次了解到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她当时就觉得“这是我想做的事”。
兴趣,成为了许多人在选择跨考时的关键词。2021级新闻学院的晓闻虽然还没有到抉择的时刻,但也已经计划在后续的深造过程中转向中国哲学研究。“高中时期我就有读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了大学之后,又读了其它一些名家名作。”本就想做理论分析研究的晓闻通过阅读著作,旁听课程和朋辈交流对于哲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为进入中国哲学史领域做准备。
晓闻旁听哲学课程做的笔记
晓闻的家人与朋友对她的决定都很支持,“我妈妈从我高考填报志愿到到后面决定是否要交换、要去往什么方向都给了足够的自由。”然而,诀子的妈妈在最初并不理解她的跨考决定。“这怎么能算一个专业?”“你还是继续学法吧!”但在最后,母女俩还是达成了一致,妈妈选择了支持她。
或早或晚,当做出决定那一刻,跨专考研的征程也就正式开始了。
已经走到这里了,那就再往前一步
相较于高考,考研人既没有老师安排好的计划,也没有从早读到晚修的作息规定,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摸索。跨专业则让这本就有些孤单的旅程更添陌生,好在来自朋辈的陪伴从不缺席。
晓闻在选择跨专业之初,也担心过它与本专业深造相比更大的不确定性,但在社团认识的有跨考哲学院经历的师姐为她提供了很多建议,包括如何选课、怎样准备……这些建议让她在探索的路上少了一份迷茫。
尽管考研常被称作是“一个人的战斗”,但孤军作战的感觉在诀子的考研路上并不明显。备战考研期间,她在朋友的牵线下认识了跨考同专业的另一位同学,两人一起去旁听了社人学院的部分课程。另一位“研友”虽然与她的目标院校、专业都不同,但两人依然结成了学习“搭子”,互相督促学习进度和检查学习成果,“有时候我看到她在学,那我也会想要把书拿起来看一会,再学一学。”
诀子在考研结束后回忆帮助自己的朋友
精神上的同伴也为诀子的考研路提供了力量。滑板社的朋友在持续关注着她的学习进度,每晚经过滑板社训练场地的诀子会“感觉特别的放松”。发小与她同一年考研,两人经常互相加油打气,临近考试,诀子不想看书,发小也愿意陪她一起聊天、打游戏。
虽然有共患难的挚友,但考研过程中更多的甘苦依然需要自己咀嚼。2017级经济学院的攸宁回忆自己的考研历程,承载最多回忆的地方就是人大的图书馆。
“基本上早晨图书馆刚开门就进去自习,中午吃完饭也不回宿舍,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睡一会。晚上得到图书馆闭馆了再回宿舍。”现在的攸宁已经在北大中文系读研,但她依然记得人大图书馆有一个楼梯间是对着户外的,在里面背书的时候还可以看看窗外的绿树,放松一下眼睛也放松一下心情。
时而并肩同行,时而一人独行,日子一天天重复不知何时才是尽头,专业书上的知识点也被荧光笔高亮了不知道第几遍。当日历一页一页被撕去,这一年的备考路也就即将作结,正式进入考场的日子快到了。而2023届考研人相较于往届考生,还有着另一重来自疫情的压力。
为满足防疫需求,23考研设置了分区通道
“我当时基本是戴上口罩才敢出宿舍门,进了宿舍门才会把口罩摘下。”诀子回忆起去年冬天,想起了舍友们提前回家让她拥有了独立的空间,想起了在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还能与朋友约饭放松,也想起了来自宿管阿姨和学校后勤的精神与物资援助。12月24日,她在考场门口还遇到了做志愿服务的朋友,一声“加油”让她又多了一份平静。
同一天,同样的校园,备考的一年时间里,妤沁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状态来面对最后一战。她在防护中度过了近三年的大学生活,最后却在走上考场之前发烧了。“考英语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缓了一会才继续做题。”妤沁公共课考试并不顺利,“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发烧一直吃药的原因吧,那天晚上特别精神,到天亮都没有睡着,就是那种越想睡着越睡不着的感觉。”在精神状态崩溃的边缘,她甚至和妈妈说自己想要放弃了。但妈妈告诉妤沁:“你现在闭上眼睛放松一下,你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算没考上也没关系。”
第二天,妤沁选择坚持考试。
回头望,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校2023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023年2月21日17:00后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网上查询。”两天的考试在两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逗号。
“我先把饭吃完吧,不然我看完成绩可能就没有心情吃饭了。”初试成绩查询的那天,妤沁正在吃饭,考试当天的身体欠佳,对完答案后的不理想,让她对自己的初试成绩期待并不大。当看到成绩那一刻,“分数还可以,很高兴,然后我就哭了。”
有人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但也有人对于自己的分数不甚满意。如果说选择跨考是嘉琦在书写考研这段故事时充满勇气的落笔,那在成绩出来后选择放弃则是她在结束这段故事时不曾后悔的句点。“虽然成绩还可以,但它不足以让我去到自己最满意的院校,那我就不愿意将就了。”
“人大社工,没你不行”
想要上岸,诀子的初试成绩并不十分稳妥,在复试那天,尽管内心有些焦虑,但她依然尽自己所能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老师。“考试的那三个小时很重要;复试的那20分钟也很重要。”坦诚,放松成为了她复试时的关键词。“我承认作为一个跨专的学生,我知道的东西很少,但是我会表现出我很乐意学习,也很希望在这个领域继续耕耘,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真的没有错。”
当攸宁、妤沁和诀子在拟录取的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来时种种都已成为了值得回忆的序章,当从题海中跳出,她们再度回望这一年,内心更加平和与坦然。
妤沁在备考过程中最迷茫时,在自己的qq个签上写下了“春天会来吗?”,录取结果公布后,她的朋友送来了一捧花叫做“打包春天”,她又在自己的朋友圈写下“春天来啦”。信心和决心是妤沁认为在跨专业考研过程中必备的要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要有信心的,但依然要报以充分的努力,去真正抱着一种从零开始的决心,一点一点打好基础。”面对过程中的焦虑,诀子给出的策略是“多看书”,“一方面能缓解你不行动时候的焦虑,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潜移默化地会提升你的专业素养。”
春天终将到来
攸宁觉得本科的同学会觉得考研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我那个时候也是经常感觉好像如果我考不上,人生就没有办法继续了。”但在读研后,还是会遇到新的困扰,“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过来的,总之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一年之后,晓闻或许也将成为跨考大军中的一员,那时的她会焦虑?会后悔?会迷茫?但现在,她选择相信“不管跨考与否,到最后人生的道路还是自己走的,许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障碍可能并不真的只是障碍,以为天大的事可能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先去做那件事吧,结果可以不急着考虑。”
生命的旅程是长河,
每一个人都在这其中行舟而过。
跨专业考研是换一条航道,
无论最后成功与否,
生命不息,川流不止,
我们都将继续前行。
那些过往曾以为过不去的山,
迈不过的坎都将被留在身后,
有一天回头望,
才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中受访者妤沁、嘉琦、诀子、晓闻、攸宁皆为化名)
文字:薛思远 冯缨媛 陶嘉仪 王禹鸥 范秀丽 杜昕洁 黎露微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薛思远
责编:冯缨媛 薛思远
责校:王怡璟 曹乐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亚博电竞手机版-亚博app国际下载 » 跨专业考研:行舟向前,在另一条航道|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