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考研,生态学考研考什么科目
原标题: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进入新时代,教育学变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单一的学科发展已经不再适应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全球化步伐与生态文明潮流,诸多学者聚焦于在语言学语境中渗透生态要素,生态语言学遂应运而生。作为一门综合文理思维的新兴学科,生态语言学代表着教育学界先进的价值导向与实践思想,将其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相融合,可令语言同生态元素间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和英语翻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困境分析
(一)师资队伍素养有待提升
基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发展调研实际,一些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存在敷衍现象。首先,部分高校对一线英语教师的岗位要求,仅仅停留在专业对口的层面,对其学科交叉素质与发展水平则关注度较低。这导致许多教师无意于探索与创新,在翻译教学中经常只是照本宣科地带领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语句练习,而缺乏对生态、文明、风俗等的深入研究;其次,现有英语教师大多为单一专业对口的教学人才,对生态语言学接触不多,甚至根本没有听过这一概念,这十分不利于翻译课程在新语境下的发展前景。
(二)学生缺乏将英语翻译付诸实践的机会
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能力相对低下,是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就目前来说,我国青年学生普遍面临学识储备充足而难于开口实践的现实困境。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全程,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实践的机会几乎为零,而教师引导下的评判性实践又仅仅局限于随堂作业、课后练习与阶段性测试的层次。从整体观之,学生应用翻译的场合十分缺乏,这种局面会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素质发展不平衡,并进一步影响其综合认知能力的发展。众所周知,英语翻译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分支,翻译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密集化的锻炼,因此,如果教学活动被局限于课堂之上,那么学生必定会由于经验不足而缺乏精准翻译多元化体裁文段的基本能力,也就更不可能在“信”的基础上,成长到“达”与“雅”的境界。
二、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对策
(一)将生态学理念融贯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哲学中有“知行合一”之说,将其应用于教学之中,便是要善于发现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联结点,并切实将理念融贯于实践之中。立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这一具体领域,假使教师渴望依托新兴观念提升教学水平,那么首先应该更新自身观念,对生态语言学发展实质与基本内涵形成扎实理解,并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与专业能力,平衡好自身的职业发展;此外,高校本身可看作象征着自由与希望的生态发展系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教师需在维持自身发展均衡的同时,重视职业道德、精神高度的提升,这不仅事关其本人的能力层次,更与学生这一受教主体的状态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将生态学理念融贯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教师需锐意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破除不平等的施教与受教格局,同时构建均衡发展的师生关系格局,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其优势在英语翻译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生态语言学作为全新的教学背景与实现路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更加主动的面貌参与整个施教过程,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促进语言理论向实践过渡。
(二)将生态学内容融贯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理念之外,将生态学内容与英语翻译课程实践相融合也至关重要。首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生态语言价值观,积极借鉴生态学相关内容,着力引导学生透过表层看内涵,切实领会高校开展语言教学的深刻意义;其次,教师需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外,为学生播放适应其听力水平且内容涉及生态关怀的原文歌曲或影片,让学生在沉浸于艺术氛围的同时,提升生态意识与听译水平;此外,教师还需巧妙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结合客观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在愉悦的生态语境下展开友好交流,并在协作之中提升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
(三)切实提升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跨学科综合素质
正如前文所提,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对口的英语或翻译专业,专业素养一流,但跨学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较为缺乏。为应对这一困境,我国教育部门、相关社会组织与各大高校应联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现有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储备人才的学科交叉素养。例如,可以定期开设生态语言学主题的翻译教学培训班,组织特定区域范围内的英语教师参与培训,促进教师间的友好交流;此外,还可以邀请业界筹设相关专业讲座,让专家名师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语言学的语境应用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之中,有利于建设语言教学的全新生态,促使高校突破现阶段教学困境,从实际上提升学生生态意识与综合性语言能力。进一步具体至翻译教学,在崭新的发展视角之下,翻译课程得以紧密跟随社会教育潮流,实现可持续的自我更新,从实际上确保其发展能够同社会需求齐头并进。
【刘艳艳,作者单位:梧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本文系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壮傣民族地名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7fyy010)、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体验式外语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立项编号:2021zjy1439)和梧州学院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课训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梧州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2wyxcg029)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文化报
生态学考研(生态学考研考什么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亚博电竞手机版-亚博app国际下载 » 生态学考研(生态学考研考什么科目)